LED照明不能只考慮色溫
人因照明 ( Humans Factor In Lighting ),也可以稱為舒適照明,是指光照隨著人的作息而調整,而這種照明理念起源于歐洲,目的是為了讓人能生活在舒適的照明環境。LED屬于易調控的光源,可以配合生物生理周期而調整光照,但仍需考量到光譜分布和色溫條件。
照明雖非影響晝夜節律 ( Circadian Rhythm ) 的唯一因素,卻是關鍵因子。有科學家認為,照明能夠影響人的情緒、健康和能量。
LED人因照明的利弊
而LED應用于人因照明有其利也有其弊,像是藍光屬于冷白光,接近自然光,有助于集中精神,可以應用于學生教室、辦公室;但是長時間受藍光照射同時也會抑制褪黑素 ( melatonin ) 的生長,并影響睡眠質量、免疫系統,還有可能造成身體病變如癌癥。
根據科學研究,藍光可以控制胰島素的多寡,因此若在夜間長期受藍光照射,會造成胰島素抵抗 ( insulin resistance ) 現象,也就是胰島素降低、無法控制血糖,而這種現象會導致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疾病。
照明設計不能只考慮色溫
在設計LED照明時應考慮到光譜能量分布還有色溫,色溫以絕對溫度K為單位,代表不同光源的光譜成分。藍光的色溫落在5300K以上,屬于中高色溫,有明亮感;相反地,紅光、黃光屬于暖色光,色溫在3300K以下,讓人有溫暖、健康和使人放松的感覺,適合居家用。
但是相同色溫的條件下,也會因為不同觀看者和其他條件如氣候、環境等因素影響,而有不同的光譜分布。因此,Benya Burnett照明設計公司的顧問Deborah Burnett認為 ,光譜的能量分布 (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,SED ) 才是影響人眼和身體的關鍵因素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2019全球LED照明市場趨勢創造跨行業商機
- 白光LED的歷史
- 全球LED照明產品價格走勢
- 美中貿易戰對全球LED照明事業的影響
- LED照明作為印度降低碳排放的方法
- 中國增加燈具的退稅率以應對貿易戰
- 工業市場中最廣泛使用的智能照明在住宅空間中發展最快
- 松下計劃停止生產汞燈并提倡使用LED代替
- 汽車照明市場預計2024年將達到400億美元
- 中國空間站獨家使用LED照明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